厂房“搬”进安置点,产业“安”在家门口。近日走进湖南省耒阳市联平易地搬迁安置点的乡村车间内,工人们手持铜线飞快做着电子零件——绕脚、焊锡、装配……经过一道道工序,一件件电子配件即呈现在眼前。
在车间流水线上,张小艳正忙碌着。仅一路之隔的“四点半课堂”内传出优美的歌声,老人们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,孩童们在里面画画、写书法,一派怡然自乐。张小艳5岁的女儿就在课堂上。
4年前,得益于易地搬迁政策,张小艳搬到了联平易地搬迁安置点,一家人住进了120平方米的楼房。“车间就在家门口,上班只需走几步,小孩就在旁免费练习画画,我们工资也有四五千。”说起搬迁后的生活,张小艳笑开了花,“感谢党的好政策,我们现在的生活舒坦得很,每天早上八点钟上班,下午五点钟下班,工作家庭两不误。”
一个小家的变化,折射出的是搬迁群众生活的大变化。近年来,耒阳市立足各安置点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采取“龙头企业+乡村车间+搬迁群众”联动发展模式,依托已建成的80多家乡村车间带动低收入群体创业就业,累计吸纳1.58万余人就近就业,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搬迁群众。
不仅就业有“新路”,还为增收留好“后路”。耒阳围绕“精准到户、稳定发展、长期受益”的总目标,加快落实产业配套和后续扶持,通过“光伏+”模式,对全市2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。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600万元,安置点屋顶面积2余万平米,安装光伏3.7兆瓦,有望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,受益搬迁群众将实现全覆盖。截止目前,耒阳整合易地搬迁产业配套资金、扶持资金187.2万元,扶持耒阳欢乐世界、“富必帮”酱油厂、黄市有机蔬菜和健康水产养殖区等11个项目,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600余个,人均每月增收3100元以上。这种留好增收“后路”的做法,得到了搬迁群众一片叫好声。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后续帮扶最关键的就是就业。耒阳根据搬迁劳动力年龄、文化、技能、身体状况等因素分类施策,通过输出产业就业、开展技能培训、就近吸纳就业、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就业等措施,确保搬迁群众“稳得住、有就业、能致富”,助力乡村振兴,引领全市4783名搬迁群众实现从“安居乐业”到“幸福新生活”的美好转变。(蒋连军 赵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