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险企高参
文| 腼腆害羞内向社恐文静小女生
五月之末,中国平安一纸公告,静静地在时光洪流中泛起微澜。
五月之末,中国平安保险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中国平安)一纸公告,静静地在时光洪流中泛起微澜。
2024年5月30日,中国平安第十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此时召开,众人商议达成共识,马明哲,这位执掌平安保险多年的领航者,再次被选举出任新一届的董事长。
然而,时光的流转并非总是风平浪静。2024年的第一季度,中国平安的财报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市场的起伏与波折。报告显示,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387.09亿元,同比微降3.0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.09亿元,同比下降4.3%。数字的背后,是市场的风云变幻,也是企业经营的酸甜苦辣。
在净利润的压力下,集团旗下的两大业务——保险和银行,一个选择了“减员”,一个选择了“降本”。这样的选择,或许是为了在寒冬中保持前行的力量,但也让人不禁感慨市场的无情与企业的无奈……
1
老骥伏枥志在千里
“打工仔”马明哲继任董事长
近日,中国平安发布公告,董事会同意选举马明哲继续出任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。
马明哲不仅是中国平安创始人,更是中国平安及中国保险业的一位杰出领导者。中国平安官网显示,马明哲是中国平安创始人、创办人、董事长(执行董事),今年68岁。自中国平安成立以来,马明哲主持公司全面经营管理工作,历任公司总经理、董事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。截至2020年6月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,现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、人才、文化及重大事项决策,发挥核心领导作用。在成立中国平安之前,曾任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副经理。
在公司治理层面,马明哲不仅是员工的“定海神针”,亦是股东的“打工仔”。在股东大会上,有位股东现场直言:“希望马明哲和华为的任正非一样,长期执掌平安,做企业界的‘常青树’。”对此,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回应,马明哲4年前卸任集团CEO后,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及创新、人才培养、文化建设工作,集团日常经营和管理交由2位首席执行官和7位职能执行官组成的团队集体负责。华为和平安都是在深圳创业、发展壮大的企业,公司的创始人、创办人一直掌舵至今。同时,董事长也是平安很多海内外主要投资者、平安员工心中的“定海神针”。
针对股东提出的“如何优化投资”的问题,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表示,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表现需要优化的地方有很多,距离股东的要求还有提升空间,但长期来看仍然在同业位于前列。马明哲表示“我们管理层是股东的‘打工仔’,一定会倾听所有股东的意见,并认真研究,为股东创造价值是我们的追求。”
马明哲还称,中国平安是成长型公司,有限的资金要兼顾公司发展、股东分红、股票回购几方面,公司一直在寻找对市值管理最佳的平衡,这是对股东的真正负责。截至目前,五大上市险企预计股息如下:
此外,会议逐项审议通过了《关于续聘公司管理层的议案》。同意续聘谢永林出任本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、总经理,蔡方方出任本公司副总经理。续聘郭晓涛出任本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、副总经理,黄宝新出任本公司副总经理,付欣出任本公司副总经理,张智淳出任本公司首席财务官(财务负责人),盛瑞生出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,孙建平出任本公司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,张小璐出任本公司合规负责人,邓斌出任本公司首席投资官、总经理助理,郭世邦出任本公司首席风险官、总经理助理,黄玉强出任本公司稽核监察部总经理、审计责任人。
2
寿险大“减员”百万余人
财险综合成本率偏高
在代理人规模缩减的背景下,保险公司更加注重培养具有高素养和高产出的核心人才,提高留存代理人的产能。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平安寿险)亦是如此。
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的骤减,在行业里称得起是“减员急先锋”。据中国平安历年年报显示,2018年末至2024年一季度末,代理人数量减少了108.4万人,具体分别为141.7万人、116.7万人、102万人、60万人、44.5万人、34.7万人、33.3万人。平安寿险的减员数量在放在全行业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,几乎占了六分之一。相关数据显示,2019年代理人历史峰值为912万人,但到了2023年底,代理人数量减至281.34万,较2019年高峰期减少了631万人。
与此同时,“大减员”也影响着代理人收入及人均产能等相关数据的提升。中国平安历年年报显示,六年来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下降75.51%,人均每年新业务价值提升85.05%,平安寿险每月人均收入提升36.72%。值得注意的是,代理人活动率却明显下降,六年来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。
图:平安寿险代理人相关数据 来源:中国平安年报
上升到平安寿险业绩层面,表现良好。中国平安年报显示,一季度平安寿险净利润261.3亿元,同比上升2.57%。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128.90亿元,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0.7%;新业务价值率22.8%,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6.5个百分点。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6.4%。
此外,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000万客户;在居家养老上,截至2024年3月末,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,累计近10万人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;在高端养老上,平安高端养老项目已在深圳、上海、杭州、佛山4个城市启动。
对于寿险一季度业绩表现,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寿险改革成绩相当好。郭晓涛表示成效体现在多个方面:寿险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,寿险新业务价值率也在增长,这代表新业务价值的含金量增高。此外,中国平安代理人收入也在持续提升。但改革没有“完成时”,公司将持续深耕打磨各渠道的高质量转型之路,深化医疗养老战略。
寿险业务虽表现良好,但三大子公司的风险评级逊色于头部“玩家”,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平安寿险评级为BB级,平安健康为BBB级,平安养老为C级。与之形成竞争关系的中国人寿则是AAA级,太保寿险则是AA级。值得注意的是,平安养老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提到,2023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得分已达到B类分数,但由于监管有关风险综合评级评价调整规则的原因,因此四季度公司风险综合评级暂维持上季度评级结果。
聚焦到财产保险业务,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平安产险)净利润有所下降、综合成本率有所上升。2024年第一季度,平安产险保险服务收入806.27亿元,同比增长5.7%。净利润38.92亿元,同比下降14.35%。平安产险整体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0.9个百分点至99.6%;剔除保证保险后的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8.4%,同比上升主要受春节前期暴雪灾害以及出行恢复影响。暴雪灾害增加本季度综合成本率2.0个百分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于“老三家”之最。具体来看,2024一季度人保财险为96.2%,太保财险为97.5%,平安产险为98.1%。
图:总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成本率 来源:13精
3
银行绩效打折
“气球贷”疑似打“擦边球”
5月,“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平安银行)员工当月绩效降薪”的消息引发热议。
有平安员工反映其本人及所在部门当月绩效奖金出现不同程度“打折”,且波及范围甚广。据了解,本次打折并没有统一降薪方案,主要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考核的结果来发放。有员工称,部分业务部门如信用卡、汽车金融等甚至全员打六折起。
细化到业绩层面,平安银行延续“增利不增收”态势。据中国平安一季报显示,净利润虽同比增长2.3%至149.32亿元,但营业收入、净息差、拨备覆盖率均出现负增长。具体来看,2024一季度营业收入387.7亿元,同比下降14%;净息差2.01%,同比下降0.62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261.66%,同比下降15.97个百分点。
与此同时,平安银行亦在产品端发力意图多元化增收。《险企高参》注意到平安银行近日推出颇具争议的“气球贷”。据悉,该款贷款产品具有“前小后大”的还款属性,要求借款人按约定的总期数(固定20年)计算每期月供,在贷款期限内分期归还贷款本息,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。
对此,平安银行表示“气球贷”意在满足新市民购房安居需求而生。平安银行表示“气球贷”是适用该行个人商住两用房按揭业务的一种还款方式,通过降低客户每月贷款还款压力,进一步满足新市民购房安居需求。此外,平安银行还指出,此还款方式一直都有,不止平安银行一家银行有类似的产品。而且根据因城施策的政策要求,需在符合当地监管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开展。
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,此类做法以前在房地产政策趋严之际,确实有“打擦边球”的做法,但鉴于今年房贷政策处于历史上最为宽松,且购房者的收入状况出现了很多变化和新情况,所以此类创新的关键在于,能否和还款能力匹配且不出现违约风险。“从这个角度来看,建议风控能力强且信贷质量管控能力强的银行,可进行试点和营销。”严跃进称。
与此同时,网友对此类产品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。“气球贷适用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或者未来预期高收入的人群。不过说实话,在经济下行阶段还这么搞,坏账准备要提高一些了。”
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,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.07%,同比上升0.01个百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