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浙江生活资讯网!

今天是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体育

1950年霍英东去澳门追查遭劫物资,被人用枪顶头“再嚷就毙了你”

前言

说起霍英东,很多人知道他是香港顶级富豪,爱国商人,全国政协副主席。

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,这位大佬年轻时干过一件“惊天动地”的大事!



在抗美援朝最艰难的时刻,他豁出性命,组织船队突破西方封锁,把前线急需的救命物资,硬是“偷运”回了祖国。

那一年,他才27岁!



澳门码头:枪口下的生死抉择

1950年的冬天,27岁的霍英东,已经在香港码头闯出了一片天,是个小有名气的船老板了。

可这个冬天,他一点也顾不上生意,心里火烧火燎,是因为他负责运送的一批极其重要的物资,在海上被劫了!



这批货可不是普通商品,那是前线志愿军将士们急需的“救命粮”:有造防弹装备的橡胶;有加工武器的薄钢板;还有包扎伤口的高品质纱布...

而这些东西,当时被西方死死卡住脖子,严禁买卖运输,霍英东他们只能像搞“地下工作”一样,趁着月黑风高,分几条小船悄悄出海,走“暗水道”。



也就是那时候,坏消息传来:其中一条船,在海上被一股势力庞大的海盗,绰号“大天二”的团伙给截了!

货被抢光,船上的人下落不明,霍英东一听就急了,火速赶往邻近的澳门码头,想查个究竟,看能不能把货追回来。



他前脚刚踏上澳门码头,后脚就陷入了绝境,刚开口打听那批货的下落,呼啦一下就被几个彪形大汉围住了。

为首的一个,二话不说,抄起一支手枪,冰冷的枪口直接顶在了霍英东的脑门上!



“再嚷一句,老子就毙了你”对方恶狠狠地威胁道...

而霍英东身边只带了两个船员,对方却有六七个人,个个手里都有硬家伙。



一般人遇到这场面,腿肚子都得转筋,可年轻的霍英东,眼神却异常坚定,甚至比拿枪指着他的人还要硬气。

他没喊救命,也没求饶,反而异常冷静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旧信封,里面鼓鼓囊囊装着几万块港币现金。



这不是贿赂,是赎命,他清楚,在这片法外之地,警察形同虚设,海盗背后势力盘根错节,硬拼只有死路一条。

他对着枪口,一字一句地说:你把我的货还我,我把命给你。



这话里的分量,让对方都愣了一下,对峙了几分钟,对方可能觉得这年轻人有点意思,也可能觉得钱更实在,最终收了钱,放他们离开。

可惜,那批被劫的物资,终究没能要回来。



可即使是这样,澳门码头的枪口,也没能吓退霍英东,反而更坚定了他要把这事干成的决心。

他知道,丢了一船货只是开始,前线千千万万的将士,还在等着后续源源不断的补给,他接下的这个任务,是祖国在最困难时期的托付,比天大!



当时的香港,是英国人的地盘,英国人嘴上说“中立”,实际上跟在美国屁股后面,对新中国实行了严厉的“禁运”。

禁运就是所有能用来打仗、生产的东西,橡胶、钢铁、药品、轮胎、纱布……一律不准卖、不准运!



港口查得严,海上巡逻艇来回穿梭,连绕道东南亚的航线都被盯得死死的,想把东西运回内地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霍英东能接下这活,不是因为他胆子特别肥,而是他有别人没有的“硬实力”。



他手里攥着十几条能跑远洋的运输船,还有个自己的小修船厂,在当时风声鹤唳的香港,能组织起这样一支船队,还能保证船只正常维护运转的商人,掰着手指头也数不出几个。

他就是那个关键的“钥匙”。



从1950年澳门脱险开始,整整三年,霍英东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这条“暗水道”上。

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,其余时间全泡在码头上、船舱里,毕竟要运的全是“要命”的东西:



造武器用的黑铁皮和橡胶,卡车、坦克急需的大轮胎和精密零件,战场上救命的绷带、纱布,还有最最金贵、查得最严的西药.....

每一次出航,都是提着脑袋在玩命,可是当时的英国人不是傻子,他们早就盯上了霍英东和他的船队。

与港英当局的“猫鼠游戏”

港英当局的“缉私队”像猎狗一样,三天两头搞突击检查,就想抓个现行,扣船罚款,甚至把人送进监狱。

霍英东和他的团队,也在这样的情况下,练就了一身“斗智斗勇”的本事。



有一次,一批前线急需的卡车轮胎刚装上船,“缉私队”突然登船检查,情况万分危急!

霍英东临危不乱,立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“道具”,一份伪造的发票,声称这些轮胎是给香港某个“富豪俱乐部”的赛车做维修备件用的,居然真让他蒙混过关了!



当晚,这批轮胎就安全运抵了汕头转运点。

但轮胎好造假,最难运的是西药,这玩意在当时属于“一级禁运品”,查得最严。

霍英东他们绞尽脑汁,想出了“瞒天过海”的高招,把药箱用特制的防潮油布包得严严实实,然后巧妙地藏进改装渔船的底舱夹层里,上面再盖上满满的柴油桶做掩护。



船开到澳门后,利用当时澳门相对宽松的注册制度,给船换个“马甲”,挂上外籍船号,再由霍英东自己旗下的“协兴号”总调度船统一安排,分段接力运往目的地。

整整三年,风里来浪里去,霍英东的船队组织了上千次这样的秘密航行,累计运送了数万吨前线急需的战略物资。



成功率之高,达到了惊人的98%以上,当时香港的爱国商人们捐钱捐物,大家心里都明白:东西只要交到“霍老板”手上,就相当于有了“保险”,一定能突破封锁送到前线。

有人可能要问:霍英东这么拼命,图啥?图赚大钱吗?还真不是!



不为钱财为家国

干这事风险极大,投入也巨大,港英当局的刁难、海盗的威胁、航行的风险、船只的损耗……哪一样不要钱?

而霍英东把自己做生意赚的钱,几乎都贴补进去了,用来买油料、付船员高额的风险津贴、维修船只。



可以说,这三年,他是在赔本赚吆喝,而且这“吆喝”还可能掉脑袋,而他图的就是一份心!一份中国人的赤子之心!

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,身在香港的霍英东,看到街头飘扬的五星红旗,听到同胞们欢呼的声音,内心深受震撼。

虽然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,但他骨子里认定自己是中国人!



当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找到他,问他愿不愿意冒险帮忙运送物资时,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,没谈报酬,没要安全保障,就一个字:“干!”

他后来回忆说:香港是租界,但我是中国人,我能做点事,我就要做。



他坚信:中国一定能赢,美国佬一定会被打败,他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,也赌香港终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怀抱。

盖棺定论的“中国人”

而澳门码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,只是霍英东传奇人生的一个起点,这份“为国家豁得出命”的信念,贯穿了他的一生。

改革开放后,他积极回内地投资,参与建设;他捐出巨资,建体育馆、盖医院、办学校;他成立基金会,大力支持国家的科技和教育事业。



2000年,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,霍英东是唯一受邀出席的香港人士,这份殊荣,是对他当年那段“暗水道”岁月最好的肯定。

2006年,83岁的霍英东走完了传奇一生,他的葬礼,是庄严的国葬。棺椁之上,覆盖着鲜艳的五星红旗,港澳政商界的重量级人物为他扶灵送行。



结语

从1950年澳门码头那冰冷的枪口下,到2006年覆盖着国旗的灵柩,霍英东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“中国人”。

他不是天生的英雄,只是一个在历史洪流中,认准了根、守住了心的商人。



那三年在“暗水道”上的搏命运输,没有硝烟,却同样惊心动魄,同样是为了保家卫国。

家国情怀,从来不是一句空话;关键时刻的担当,足以照亮一生,也足以被历史铭记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浙江生活资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浙江生活资讯网 zj.zjx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